隨著 AI 大模型的快速發展,訓練和部署這些模型所需的計算資源與成本也大幅攀升。面對龐大的資源需求,企業需要更精準且有彈性的計算與資源管理方式,以提升運算效率並控制支出。在此背景下,Token-as-a-Service 概念應運而生,透過基於使用量的代幣計費模式,為企業提供更靈活且透明的 AI 運算資源使用方案。
什麼是Token?
在解釋什麼是Token-as-a-Service之前,我們需要先理解什麼是Token。
在自然語言處理(NLP)與大型語言模型(LLM)的世界裡,「Token」是最小的文字處理單位。它可以是一個完整的單字、詞根,甚至是標點符號。AI 模型並不是逐字理解文章,而是透過將文字拆解成多個 token,進而進行語言的理解與生成。
下面以不同語言、符號與數字來舉例 token 如何切分和計算:
語言 | 原字/句子 | Token 數量 | 拆分結果 |
---|---|---|---|
英文 | hamburger | 3 | ham、bur、ger |
中文 | 海鮮披薩 | 2 | 海鮮、披薩 |
英文 | I love AI. | 4 | I、love、AI、. |
中文 | 今天下雨了 | 3 | 今天、下雨、了 |
符號與數字 | 2025/09/17 | 5 | 2025、 / 、09、 / 、17 |
在運算過程中,token 的數量直接決定了模型需要處理的工作量。也就是說,輸入越長、輸出越多,所消耗的 token 就越多。這不僅影響模型的運算速度,也與計算資源與成本密切相關。因此,token 已經成為衡量 AI 模型使用量與計算效率的核心單位。
Token-as-a-Service 是什麼?
Token-as-a-Service (TaaS) 是一種以「token」作為核心計算單位的服務模式,讓企業能根據實際使用的 token 數量來支付費用。這種模式能更精準反映 AI 模型的實際運算需求,避免因資源閒置而造成的浪費。
在企業直接租用 GPU 算力資源的情況下,即使沒有被完全利用,也必須支付相同的費用;而在 Token-as-a-Service 架構下,計算成本與使用量直接掛鉤,輸入與輸出多少 token,就付多少費用,大幅提升資源利用效率與成本透明度。
這種模式特別適合多種應用場景,例如:
- API 訪問大模型:像是開發者使用 OpenAI API,只要依照呼叫時消耗的 token 數量計費,不需要為閒置的 GPU 算力付錢。
- 企業內部 AI 平台:如果一家企業有客服部門和法務部門同時使用 AI,系統可以把 token 使用量分別計算,讓成本清楚分攤到不同部門或專案。
- SaaS AI 應用:像線上翻譯工具或智慧寫作平台,可以依據用戶實際輸入輸出的 token 數量收費,讓價格更靈活,也更容易擴大服務規模。
透過 Token-as-a-Service,企業不僅能精準掌握 AI 使用成本,也能在不同場景中享有高度彈性,這使它逐漸成為 AI 應用的重要計費與管理模式。
Token-as-a-Service 對企業的優勢
導入 Token-as-a-Service,不僅能讓企業在資源管理上更靈活,也能有效降低營運成本,主要優勢包括:
- 成本可預測:只需為實際使用的 token 付費,避免閒置資源浪費
- 彈性擴展:企業可依需求快速調整 token 配額
- 資源最佳化:更精準的計算單位,提升 GPU 資源利用率
- 適合多種 AI 工作負載:對話、資料分析、模型推論都能以 token 計算
- 便於跨部門成本分攤:以 token 為單位,清楚追蹤各部門或專案的資源消耗
然而需要注意的是,雖然 Token-as-a-Service 能有效降低前期開發成本與基礎設施投資,但在長期使用下,其費用可能高於自建方案。因此,企業仍需根據自身需求與發展規劃,謹慎評估是否適合採用此服務。
數位無限 ixCSP
數位無限為了讓企業能夠輕鬆將閒置的 GPU 伺服器資源轉化為收益,提供了 ixCSP 解決方案。透過該方案,企業可立即成為算力服務提供商,無需複雜的軟體開發流程,即可開始向全球用戶提供 GPU-as-a-Service(GaaS)、Model-as-a-Service(MaaS)、Token-as-a-Service(TaaS) 等服務。
如想活化企業內部的 GPU 資源,對該解決方案有興趣,歡迎進一步與我們聯繫!